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寒湿为百病根源。而清明前后为岭南一带湿气最重的时节。因此在新会乃至在广东历来有传统习俗,人们常在清明前后更频繁的把家里存放或珍藏的新会陈皮拿出来冲泡或煲汤,以达到去除寒湿、健脾和胃、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在这一时节,人们也更喜欢把家里珍藏的新会陈皮赠送给亲朋好友。街头巷尾,村东庄西,人们三五相聚,品皮论皮,当说出“这是我自己晒的,很正宗”时,脸上总会露出快乐而自豪的笑容……

这,成为新会陈皮文化重要的一幕,也是新会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幕!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脾胃变虚者,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就会形成内湿。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陈皮祛湿茶的做法:

一、陈皮生姜祛湿茶

材料:陈皮10克,生姜50克,冰糖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剁成碎末,然后加500毫升的水熬煮姜汁,大火煮沸后,小火煎3-5分钟即可,然后用姜汁冲泡陈皮,如果感觉味道不好的话,可以加上适量的冰糖,一天喝2,3杯。

小贴士:坚持喝上几天有明显的祛湿效果,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可多饮。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二、陈皮茯苓祛湿茶

材料: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把茯苓、陈皮洗干净,然后把它们放到保温杯里面,然后用热水壶把水烧开,把热水冲入放好陈皮和茯苓的杯中,等待大约5分左右即可饮用。

小贴士:陈皮茯苓茶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功效,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祛湿茶比较适合上班族。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三、陈皮糙米去湿茶

材料:糙米2勺、陈皮3克。

做法:无油干净的铁锅烧热,倒入糙米小火炒十分钟左右,微微呈金黄色,放凉后用瓶子装好备用。每次2勺加陈皮然后倒入开水泡十分钟之后把水过滤即可饮用。

小贴士:健脾开胃还可祛湿,而且香喷喷的味道也不错,如果不偷懒,最好把糙米煮几分钟,更容易出味。

试试新会陈皮祛除体内湿气


猜你喜欢

3月份新会柑施肥的注意事项

2023-03-22 08:55 @  新会陈皮百科

3月份是新会柑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施肥对于柑树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下面是3月份新会柑施肥的注意事项:

“中国陈皮之乡”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2021-08-25 10:13 @  新会陈皮百科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是一座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拥有70多万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台乡亲的著名侨乡。源于宋代的陈皮文化,既是新会千年古郡厚重历史的见证,也是侨乡新会独有的文化瑰宝。新会陈

储存新会陈皮的五大误区,应该如何避免?

2021-05-05 07:56 @  新会陈皮百科

今天我想说一说新会陈皮的另一个新话题:新会陈皮存放的五大误区。除了怕霉变和虫蛀,烧陈皮是新会陈皮的另一种存放方式。其中霉变、虫蛀是常见的,

新会陈皮保存放冰箱还是常温保存比较好?

2021-05-05 07:48 @  新会陈皮百科

今天说一说陈皮如何保存的话题,新会陈皮应该妥善保存在哪里。 有些朋友不太了解新会陈皮。他们买了些陈皮回家了。用过一次后,他们不知道剩下的是应该放在冰箱里保鲜还是常温保存。

脸上经常出油,冲一杯“陈皮薄荷茶”可以解决。

2021-02-24 09:46 @  新会陈皮百科

新会陈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挥发油等成分,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而薄荷味道清凉,既可食用又能入药,有提神醒脑、利咽透疹等作用,那么,陈皮和薄荷一起有什么用的功效呢?

陈皮特色美食:陈皮水鸭汤

2020-11-20 08:47 @  新会陈皮百科

陈皮水鸭汤 食材: 玉米50克,陈皮6克,去芯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陈皮特色美食:(陈皮脆虾)陈皮香脆大虾

2020-11-20 08:44 @  新会陈皮百科

陈皮特色美食:(陈皮脆虾)陈皮香脆大虾 原料: 基围虾400克,陈皮50克,干辣椒节20克,薄荷叶、大葱节各少许。

大红、二红、微红大量上线了,你摘柑了吗?2020年新会柑价格是?

2020-11-20 08:24 @  新会陈皮百科

十一月中旬了 每到这个季节 江门新会就有一大事 那就是摘新会柑来晒陈皮! 今年你要收藏陈皮吗?

你了解什么是“圈枝柑树”吗?市面上到底有多少是“真货”?

2020-11-15 09:08 @  新会陈皮百科

圈枝柑、原枝柑、茶枝柑,都是啥? 首先要明确一点,“新会柑”只是俗称,助于识别源产地,其学名为“茶枝柑”。而根据种植栽培的方法不同,又有“圈枝柑”和“驳枝柑”的说法,两者均属茶枝柑。